
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
靳尚谊、赵域、闫振铎、叶武林复制
1949年10月1日,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历经苦难、不懈奋斗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山河大地焕发新貌,美术创作也奋楫争先。70年来,新中国美术工作者以视觉的方式记录下社会沧桑巨变、人民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将新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业,化为永恒的丹青华章。
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 滑田友等
丹青中的70年,是谱写东方大国之美的70年。以油画《2022世界杯买球正规平台》和《2022世界杯买球正规平台》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开启了新中国美术创作之路,汇聚为壮阔的视觉史诗。在中国美术悠久的历史上,这批美术作品第一次以宏阔的视野和人民的群像展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也确立了以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美术发展之路。新中国形象还需要以凝聚人心和表现人民共同情感的设计艺术来体现,美术工作者以饱满的热忱,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公共审美价值的作品。以国徽、人民政协会徽、中国共青团团徽、少先队队旗以及人民币、邮票为代表的设计类作品,汇聚集体智慧和个人才华,为塑造国家形象贡献了力量,发挥了最为广泛的美育功能。除了油画、雕塑和设计,年画、宣传画、连环画、壁画等艺术形式,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中国气象和新社会风貌,达到了雅俗共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效果,其中的许多作品成为人们心中的美术经典。新中国美术中的东方之美是大国之美,展现出昂扬向上的大国风采;新中国美术中的东方之美也是气象之美,洋溢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气象。
大庆工人无冬天(中国画) 赵志田
潮(油画) 詹建俊
丹青中的70年,是歌颂劳动创造之美的70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些成就离不开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奋斗者。新中国美术的文化新质,表现为确立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广大美术工作者自觉地把深入生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艺术志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生活中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以艺术的敏锐感受捕捉生产生活的美好瞬间,以浓墨重彩表现劳动建设,歌颂劳动人民。从工厂到农村,从首都到边疆,都是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现场,难以计数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景象,描绘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采,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表现劳动创造之美的时代篇章,也在世界美术之林展现出中国美术独特的思想观念。劳动创造之美,美在典型的形象和真实的场景,也美在朴素的情感和真切的语言。来自劳动、来自人民的艺术作品,在造型、色彩、笔调等方面都渗透出朴素无华、真实可感的美的形式,它们是时代景象的视觉再现,也因为带着浓郁的现实感受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产生隽永的生命力。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 傅抱石、关山月
丹青中的70年,是描绘天地自然之美的70年。在底蕴深厚的华夏文明中,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对大自然天地万物的尚美情怀,并在观察、感受与表达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物我相谐”的观念,从而形成独特的宇宙、自然、生命、艺术合为整体的中华美学图式。中国画对天地自然之美的表现,成就无数名家杰作,形成诸多流派,更构成了内涵深厚的笔墨语言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工作者坚持走向自然,既在表现天地自然之美上传承传统,又在艺术社会学和笔墨本体两方面都呈现出“笔墨当随时代”的文化追求,以“为祖国山河立传”为抱负,行万里路,搜尽奇峰,表达自然之境、山水之魂,极大地拓宽了山水、花鸟的题材内容,同时在山水、花鸟、风景、静物画中贯注主题创作意识,赋予时代的象征意义,例如毛泽东诗意画、革命圣地风景、与劳动建设场面和生产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新山水、新花鸟画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天地自然之美,美在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丰富景象的感受,也美在对万物生命意态和蓬勃生机的体察,美术作品如同打开了一扇扇观照山川大地和万物生命的窗口,对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千年圆梦(中国画) 毛珠明
丹青中的70年,是展现时代新貌之美的7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现实生活的变化和中外文化艺术的进一步交汇与融合,为美术创作提供了艺术表达的宽阔舞台。新中国美术工作者一方面借鉴吸收世界美术的有益经验,一方面思考民族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崭新的视角和感受反映出焕然一新的时代面貌,也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国际艺术交流。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国家建设的火热场面、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劳动奉献的先进事迹,为中国文艺创作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素材,描绘时代新貌、讴歌奋斗精神成为美术创作热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国文艺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美术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文艺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加注重立足中国大地,表现中国主题,反映时代新貌,在主题构思、形象塑造、笔墨语言上都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美术守正创新的精神追求,涌现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水平向社会传播,向世界推广。在重大主题和现实题材创作上,美术工作者踊跃争先、潜心研究,深入生活成为自觉追求。以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为例,在创作热情、参与数量上都超过往届,表现新时代的作品成为亮点。时代新貌之美,美在激扬活力的奋斗精神,美在崭新壮丽的时代风采。美术工作者自觉肩负起文艺“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心用情用力创作艺术精品,攀登艺术高峰,“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辽宁号航母(油画) 许杨、廉南宁
对70年新中国美术作品的巡礼,可见从历史向未来延伸的态势。新中国美术工作者以丹青为犁,勤耕不辍,描绘出中国人民豪迈前行、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壮丽画卷,展现出崭新的时代精神和大国气象,既承续中华美学精神,又紧随时代变革步伐,以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特色,造就了中国美术史上的高原,呈现出异彩纷呈、多元互补的格局;在艺术语言上不断开拓新的审美意境,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追寻美好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美术工作者将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情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铸就中国美术新的高峰。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版式设计:蔡华伟
刊登于《2022世界杯买球正规平台》9月29日08版美术副刊。